《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一部充满细节的漫游者之书
在中欧,阿尔卑斯山的脚下,有一个美得像童话般的国家——斯洛文尼亚。
这个国家有着被称为“地下迷宫”之称的波斯托伊纳溶洞、沉默在人类文字记载之外的“人间天堂”布莱德湖、11世纪的城堡、一些17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自然与文化相映成趣,让这个童话般的国家弥漫着历史的馨香。来到这里,你会不自觉地沉醉于这独特而深邃的美丽景象之中。(资料来源:CCTV纪录片《魅力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布莱德湖,图源:wikipedia
马里博尔沿河风光,图源:wikipedia
诗人、散文作家和小说家阿莱士·施蒂格就是出生于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家。
阿莱士·施蒂格,斯洛文尼亚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德国语言文学研究院柏林艺术研究院院士,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为新一代斯洛文尼亚文坛新秀。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和法语等十六种文字。诗歌发表于《纽约客》《波士顿评论》《新苏黎世报》《南德意志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等知名报刊。2016年,德国巴伐利亚艺术学院授予他国际霍斯特·比内克诗歌奖,称他为今日最富原创力的欧洲诗人。诗集《事物之书》获美国翻译奖(BTBA奖与AATSEL奖),散文集《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被评为全美25部最佳翻译作品之一。已译成中文的作品有《爱因斯坦的塔》(诗集,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散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从伤口另一端》(诗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阿莱士·施蒂格是当今活跃的欧洲诗人中最富原创力的一位。他的作品被译成十六种文字;诗歌发表于《纽约客》等知名杂志和报纸。2016年,英文版散文集《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获全美25部最佳翻译作品之一的殊荣。
《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的完成得益于阿莱士·施蒂格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艺术项目提供的奖金资助,并在2005年至2006年受邀期间,居住柏林。
杜尔斯·格林拜恩曾写道:”本质上,每一座城市不过是你的房间的延伸,你从来不会彻底无家可归。/……/所有城市中最理想的城市,在我看来,无非是大脑内部生活的向外翻转。”
在柏林的生活,让阿莱士·施蒂格写下了这本关于柏林,关于柏林那些伟大文学人物的致敬之书。让读者游走在字里行间,细微之处,仔细感受这座被阿莱士·施蒂格重新书写的城市。
今年3月,《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中文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5月,阿莱士·施蒂格也将应邀来到中国参与诗歌和新书活动并与读者见面。
相关图书
《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
阿莱士·施蒂格 著
梁俪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是一本向柏林的伟大文学人物致敬之书——从海涅、本雅明、贝恩和巴赫曼,到当代杰出诗人格林拜恩和贝格等。
本书由三十篇细密画式的诗-散文及二十一幅黑白摄影构成。
文本与图片并非疏阔的描摹和图解,它们之间存在互动,试图在一本书之间重新创造一座庞大和复杂的城市。
这是充满繁复细节的漫游者之书,介于随笔-散文-诗歌之间的文本,又如作者所感受的柏林:看似繁复,确是纯净的美的记忆之城。
我翻开《柏林日报》,浏览知识竞猜栏目——《你了解这座城市多少》——罗列的解答。流经柏林的河流的名字(听上去似乎我正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至少有这样一些:施普雷河(Spree)、哈弗尔河(Havel)、五勒河(Wuhlein)、潘克河(Panke)。约瑟夫·欧文·巴赫曼于1968年4月11日枪杀了骑自行车路过的鲁迪·杜契克。在柏林,每一年有12569对恋人结婚;10245对夫妻离婚。这个城市负债620亿欧元。每一天,柏林有共计3339436的居住人口共消费25吨土耳其烤肉,相较于柏林的宠物犬们日复一日留下的日均55吨狗粪,这其实不算太多。
图源:pixabay
JWD代表“极其遥远,直到世界尽头”。一句流行的柏林格言是这样结束的:“愉快地生活,生气勃勃地生活,像一只巴哥犬在飞翔中安睡。”知识竞猜并没有涉及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柏林是一座烘焙房的都市。那些几乎见不到烘焙店影子的街道,它们拥有的命名权应被暂时剥夺;它们应该被连接到另外一些大街小巷,在那里,每家每户的门后都会飘出面粉和奶油卷的温暖芬芳;酥脆的牛角面包们在陈列柜中宣谕着饕餮的先兆。穿着令人生畏的制服的胖伯莎(Big Bertha)嘲弄地看着我。仅对没烤熟的面包芯和烤焦的面包皮而言,我的斯洛文尼亚-哈布斯堡-糟糠口音听上去才会表面上有些德国味儿。
波斯托伊纳溶洞,图源:wikipedia
伯莎含怨的表情让我意识到,当一只面包卷是柏林小面包(Schrippe)的时候,称作巴伐利亚小面包(Semmel),或把德国南部才有的薄煎饼(Pfannkuchen)认做“柏林包”或东德果酱包(Krapfen),是令人无法接受的。马丁·路德闯入了柏林的甜甜圈世界,所以它们不再血淋淋地滴着果酱;而这,对于参加天主教忏悔节的年轻人来说,同样对胃口。一只柏林甜甜圈里填充着巧克力,甜奶酪,杏仁糖酱,并被结结实实地撒上一层融化的糖。一位柏林人年均需消费80公斤糖,知识竞猜栏目还提醒,但这则信息并没有将我从胖伯莎考量和评判的注目中解放。
图源:pixabay
当我离开烘焙店,我便回到了我的语言;可在那里,字母P影子里的肚腩消失了,“烘焙房”(pekarna)成了“药房”(lekarna)。一家药房在烘焙房们的谛视下潜伏在奥利瓦广场的一处转角。片剂和粉剂,膏油和药酒,是牛角包,长面包,蛋糕和面包卷的无意识。仿佛这座摄食过多的城市,在每一个角落后面都需要一剂灌肠剂。然而,即便有烘焙房那不断被填满又被清空的货架形象存在,药房的外部形象总是难得一变——大号橱窗上总是相次排列着面露微笑的病人为阿司匹林片剂粉末和验孕测试棒的销售做广告的海报。
药房被时间豁免,它们对治愈的承诺同样如此。这些与永恒有关的店铺是不苟言笑的,而烘焙房,却为这座城市复杂的消化道内时间那持续的虹吸作用增添了一抹高光的强度。环绕建筑工地的红色安全围绳,风錾的咔哒声,沥青路面上的垂直竖井,还有二月的雨水中被小心堆放的管道,无不在证实这座城市为它无懈可击的都市化消化活动所准予的保健。柏林正在慢性堵塞和饥饿之间踌躇。尽管这看上去不可能,但伯莎的双手并不能喂饱这城市,所以它永远在被喂食;伯莎用一把小笤帚清扫展示柜中的碎屑和种子,沉缓地结束一天;如同这座依旧匿名的城市四散分布的各种不同形象,它们曾在白日和黑夜之间播撒,之后被贱卖抛售。
找寻甜食的途中,不是伯莎的手,而是奥利瓦广场另一端某位土耳其人的手拯救了我。似乎这里的甜食是用最脆弱的玻璃做的,盒子里,娇弱的一小块紧挨着另一小块堆叠着,盒子被小心翼翼地放进手提袋中的莴苣头和欧芹之间。很快春天就来了,这位土耳其智者说着,摸了摸他的双下巴。
图源:pixabay
在柏林,这座移民城市,我们都是异乡人。异域的情愫相互联结,共同的浩劫亦然。他问我是不是想喝茶。他的妻子喜爱甜食,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在卖水果和蔬菜的同时,也贩卖托伦巴托伦巴(tulumbe)和土耳其碎芝麻蜂蜜糖、果仁蜜饼和土耳其蜂蜜。但是独自一人守着窄小的店面是乏味的,他几乎总是迫不及待地与顾客攀谈。至少他可以与他们分享一点清静。寂静跟孤独的沉默是不一样的,他告诉我。终于,我在马路对面的超市圆满完成了采购。几名瘾君子在货架之间计算着价格差,他们用慢摇节奏的句子就采购行动谈论了一番,最终选择了一大瓶可口可乐和一包吐司。在堆满了货品的货架之间狭窄的过道上,我们的扫视会对接少许片刻,随即迅速中断,愧赧和瞳仁的散光同时坠落地面。收银员——她的名字叫奥尔加,而这是仿效伯莎的另一个已经模式化的名字;从这个角度看,人不应该被冠名——输入价格,伸开她白皙的双掌,如同伸在一柱水流下想要洗涤;瘾君子中的一位释放出满满一拳头硬币的小瀑布,露齿一笑。收银员对他们这种乐此不疲的重复了然于胸,但为了不出差错,开始清点那些一分、二分、五分硬币。光买了点可乐和面包片的瘾君子们,可以细嚼慢咽一番了;我,买了一整条全麦面包,莴苣,欧芹和一瓶意大利弗尔兰酒,也可以细嚼慢咽一番了,这品咂将我们联结。在一张与这类联结有关的纤薄透明的网里,在它编结的类同关系之中,关于家乡的记忆渗入我,细微到难以被察觉。如同一根看不见的线被针尖引着缄默地穿过一粒细小的种子,也许最终会有一串项链——一个小孩,嘴唇周围画着黑色记号笔描出的胡须,从街上走过。这样一座巨大城市里这唯一戴着面具的人提醒我,就在今天,他们正在埋葬一个来自普图伊的,因进食过度而死去的男人,一个狂欢节饕餮客的戴面具的傀儡。或者,他们已安葬的是个女人?
本文选自《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
第一章 烘焙房与药房
第二章 地铁站里的塔西佗
第三章 关于神庙
第四章 下一位,请
第五章 卡迪威
第六章 瓢虫
第七章 柏林—卢布尔雅那—东京
第八章 跳蚤市场
第九章 小红帽
第十章 面包与玫瑰
第十一章 B——Bruno中的B
第十二章 基诺(新生代)
第十三章 当钱念家
第十四章 在林登街九号的罪感
第十五章 库达姆大街
第十六章 下一站:自检
第十七章 胡须
第十八章 博物馆守卫的博物馆
第十九章 走私与地下
第二十章 普鲁士公园
第二十一章 断纹柏林
第二十二章 两厘米
第二十三章 含糖的
第二十四章 威莫区的窗
第二十五章 青枝
第二十六章 魔鬼山
第二十七章 贝恩医生的星盘
第二十八章 龙与异装癖
第二十九章 文学幽灵之屋
第三十章 施普雷河沿岸不为人知之境
第三十一章 结束篇
作者致谢
梁俪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文化批评作品《格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译者,及《当代国际诗人典译》2013,2014年系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执行主编和译者。另译有中欧诗人作品《从伤口另一端》(即出)和《梦的译者》(即出)。
即将出版
《从伤口另一端》
阿莱士·施蒂格 著
梁俪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伤口另一端》收录了享誉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著名斯洛文尼亚诗人阿莱士·施蒂格于1997年至今创作的诗歌及诗-散文作品近百首,分别选自诗集《喀什米尔》《瘿瘤》《事物之书》《身体之书》和《地下天空之上》。还附有被誉为“当代歌德”的著名德国诗人格林拜恩和当代斯洛文尼亚哲学家罗科·本钦撰写的诗评。
这位被誉为当今欧洲最富原创力的诗人的作品,或滞碍传统的意象构成逻辑,引入奇异的动机;或表演联觉的体操,精湛运用诡论式的叙述;或欣然接受冷僻的句法,在语言和历史的陌生化遇合里寻觅词和意义迷宫的入口,审视事物和身体在那里的相遇。呈现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个人化的细腻感受和深度的体验。
相关阅读:
本期编辑 | 圆圆